香港早期照相館「華芳映相」 記錄1870至1890年代的香港

攝影術誕生後不久,19世紀中期香港開始出現影樓,若說當時最享負盛名的華人攝影師,黎芳是不得不提的名字,他是中國和香港的第一代華人攝影師,而他在1870年創辦的「華芳映相」,則是二戰前香港最著名的照相館。

喜歡收藏老照片的蕭險峰,用多年時間蒐羅舊香江照片,並在去年推出《芳影香江:華芳影樓的香港早期照片》一書,將塵封逾百年的華人攝影師故事娓娓道來,書中收錄多幅19世紀的香港照片,不但能一窺當時面貌,也為19世紀的香港攝影發展增添重要一筆,可謂彌足珍貴,部份作品正於「光影作坊」展覽《華芳映相:香港風物篇 (1870-1890s)》中展出。

黎芳(約1839-1890)是廣東佛山人,15歲時逃難來到香港,因他能講些許英文,曾在擔任外國攝影師學徒,慢慢學懂攝影技巧。1870年,他創辦「華芳映相」,由於當時顧客以外國人為主,他更聘用洋人攝影師他們拍照,這在當時實屬罕有。影樓不但為客人拍攝肖像,包括第七任港督堅尼地及第八任港督軒尼詩,黎芳本人更是一名風景及新聞攝影師,將風景照片製成明信片。

1899年落成的皇后行,相片約1902年拍攝,1960年拆卸後改建為文化東方酒店。

那時的攝影器材不發達,風景照片比起影樓人像,技術難度更高,對攝影充滿熱情的黎芳,曾在港澳記錄甲戌風災,是首位華人攝影師記錄災後情況,供本地及海外報紙製成板畫刊登。當時他經常把影樓業務交由下屬打理,自己則帶著一批玻璃底片,前往廣州、北京等地拍攝風景,他的照片更得到當時活躍於中國的蘇格蘭攝影師John Thomson的讚賞。

1890年,黎芳離世後,照相館由其兒子黎乙真繼承,1902年更被當時的華民政務司指定為拍攝官方證件相的影樓。1937年黎乙真逝世後,照相館由其妻子張圓明接管,而她在1948年往生後,「華芳映相」也結業。

《芳影香江:華芳影樓的香港早期照片》一書收錄華芳出品的香港蛋白照片逾三百張,配以拍攝年份及簡介文字,從維港景色到山頂別墅,從中環鐘樓東華醫院,一幅幅精美的昔日照片,是香港歷史的重要見證。  

華芳映相——1870-1890s香港風物篇:蕭險峰先生藏品展
展期:即日至6月30日
時間:11am-1pm, 12pm-6pm(星期一休息)
地點:石硤尾JCCAC L202 光影作坊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