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mmy,1983年生,香港獨立攝影師,2013年開始參與電影幕後花絮製作,2016年起拍攝電影劇照,包括《白色女孩》、《非分熟女》、《感動她77次》及《焚身》等。
2012年,Tommy在共同朋友的展覽中認識Janice,沒有戲劇性的一見鍾情,從社交平台的日常互動,一年後才慢慢發展成情侶。那夜二人觀看的電影是夏目漱石同名小說《其後》(日文是それから)的電影版,從此「其後」一詞對二人便有特別意義,這也是攝影集取名《and then》的原因,而相集背後的故事,讀來讓人鼻酸。

Tommy與Janice思想接近,他更坦言她是他灰色人生的色彩,鼓勵他繼續追逐夢想。七年相知,心安是歸處。然而在2020年,Janice證實患上子宮頸癌第四期,二人沒有放棄,一齊四處尋找不同的治療方法。他問:「還有想做的事情嗎?」她答:「大概是結婚吧。」他們就這樣結為連理。在疫情蔓延的歲末,他們在覆診時得知她康復的消息,二人打算開始新生活;然而不久後,癌細胞卻再度襲來,她需要長期留院,醫生也告訴Tommy有心理準備她會離開,兩個月後,她的人生畢業了。

Tommy與Janice一起後,便喜歡用鏡頭捕捉不同時刻的她,原本打算結為相集,作為相愛十年的禮物,可惜Janice如今已無法親自翻揭。Janice喜歡他的相片感覺安靜,像「木漏れ日」,指的是樹木縫隙間的和煦陽光。《and then》攝影集記錄二人相識到Janice追思會的時刻,溫柔的生活照見證他們的私密情感,讀着Tommy真摯的文字,就像認識了Janice一般,二人的故事不禁教人心有戚戚焉。不難想像,Tommy在挑選相片及寫caption的時刻,會是怎樣的心情。

攝影集的排版也很有心思。封面是兩面的,一邊是她出世時月亮的形狀,另一邊是他出世時月亮的形狀,合起來正好是一個滿月,彷彿意味二人是彼此互相填滿各自缺少的部份。相集不論從封面或封底翻閱,均以時間順序記錄從2013年二人成為情侶,到2021年Janice的生命終章,攝影集的最中間是一輪圓月,代表著一段圓滿的關係。攝影集的巧妙排版也呼應相集名稱《and then》,愛不會因一方離世止息,其後之後還有and then,然後,有一天再見。

《and then》攝影集可於「顯影·書櫃」購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