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攝影師William Klein是屈指可數在紀實攝影及時尚攝影範疇均取得出色成就的攝影師,他與Robert Frank一同被視為是街頭攝影之父,對攝影界有重要影響力。William Klein日前 (9月10日)逝世,終年96歲。


1928年,他出生於紐約一個貧窮猶太家庭,天資聰穎的他兒時已嶄露頭角,年僅十四歲以進入名校紐約市立學院 (City College of New York) 修讀社會學。二戰後,美蘇進入冷戰時期,18歲時的他應徵入伍駐紮德國,後來被派至法國。1948年,從軍兩年後退伍,當時他並沒回到美國,而是進入巴黎索邦大學,跟法國畫家Fernand Léger學習繪畫。他對抽象畫和雕塑深感興趣,做過短時間職業畫家後,已成功在米蘭舉辦兩次個展,並開始與建築師Angelo Mangiarotti合作做建築設計。


1950年代初,他接觸攝影後便迷上這藝術,雖沒受過任何專業訓練,但有紮實藝術根基的他,起初嘗試將繪畫的抽象想法融入攝影,後來發現攝影能記錄真實世界後更為著迷。1954年,《VOGUE》雜誌藝術總監Alexander Liberman在巴黎看見他的動態藝術作品(Kinetic art)後,被他的天賦深深吸引,於是說服他為雜誌擔任攝影師。就這樣,他回到紐約開始攝影生涯。William Klein以大膽、前衛的藝術風格拍攝時尚攝影作品,為時尚拍攝注入街頭活⼒,以人來人往的街道映襯華麗雲裳,將⾼級時裝從攝影棚帶到現實世界中。


在為《VOGUE》雜誌拍攝時尚照片的同時,William Klein也在紐約開始拍攝街頭攝影,相比起其創新(如Light Painting)的時尚影像,他的紀實作品更有一種原始的力量,高反差、粗微粒的黑白照片,有時甚至曝光不準或模糊。1956年,他將照片結集成攝影集《William Klein: Life is Good & Good for You in New York》,隨即在攝影界引起轟動,由於這些影像挑戰傳統攝影的規條,初時曾受到評論家和其他攝影師的批評,後來卻被視為經典。

《New York》一書令他聲名大噪,不但贏得Prix Nadar法國攝影出版物年度大獎之餘,也奠定別樹一幟的攝影風格,影響無數後來者,包括將這種風格發揚光大的森山大道。之後,他還拍攝羅馬、莫斯科及東京等城市,儘管在《VOGUE》雜誌任職攝影師達十年之久,但他從不認為時尚攝影是他的職業,他真正喜歡的,是在羅馬等城市所拍攝的樸實而自然的照片。

1960年代,他開始嘗試電影創作,在1965年辭去雜誌工作後,將精力更多地投放到電影,拍攝拳王《Muhammad Ali》等近二十部電影及逾250部電視廣告。1980年代,他重回攝影之路,這時他的舊作重新得到世人認可,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、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、巴黎龐比度中⼼等重要藝術機構收藏,1995年出版的《New York 1954.55》,更被譽為是二十世紀的重要攝影集之一。
同是畫家的William Klein,另一為人所津津樂道之處,是他在1980年代回顧早期作品時,在菲林底片 (Contact sheet) 上用顏色筆圈出合適的相片。他說一般攝影師只會呈現已挑選好的照片,而底片印樣則可見到攝影師拍攝時的猶豫、失敗及選擇,令人見到相片前後的對比。每位攝影師的挑選方法均不盡相同,而William Klein則直接在底片印樣上繪畫,最後演變成《Painted Contact Sheets》作品(「顯影·書櫃」有售)。
無獨有偶,尖沙咀f22 foto space近日正舉辦William Klein攝影展《Style/別樹⼀格》,哪想到在展覽開幕前夕, William Klein恰好撒手人寰,這個展覽正是再次認識William Klein作品的好時機。
William Klein《Style/別樹⼀格》
日期:2022年9⽉15⽇起
時間:11am-7pm (星期⼆⾄日)
地點:尖沙咀半島酒店商場BW11及13號f22 foto spa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