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地攝影的標誌性開端——19世紀克里米亞戰爭

在俄羅斯轟炸烏克蘭境內多個城市之際,3月18日,普京在莫斯科慶祝「克里米亞『回歸』八週年」集會,再次合理化當年入侵克里米亞的行為。這次始於2014年的吞併行動稱為「克里米亞危機」,尚未定義為戰爭,不過回顧歷史,真正的克里米亞戰爭發生在1853年至1856年,作戰的雙方分別是英法與鄂圖曼帝國等國的聯軍,以及向歐洲擴張的俄羅斯帝國,最後以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並向聯軍投降告終。

Roger Fenton(1819-1869)

克里米亞戰爭被視為「第一次現代戰爭」,壕溝戰、電報、鐵甲艦(Ironclad warship)、戰地醫院等均是首次在戰爭中被使用。這場戰爭令兩個人的名字變得廣為人知,第一位是英國護士南丁格爾(Florence Nightingale),她在戰爭期間向英軍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,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,後來她的名字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。另一位則是Roger Fenton(1819-1869),他普遍被認為是首位官方戰地攝影師。

攝影術在1839年發明,戰地攝影的誕生,有人認為始於美墨戰爭,因為在1847年,曾有佚名攝影師以銀版攝影法(Daguerreotypes)為當時的士兵及將領拍照。至於第一位知道名字的戰地攝影師,歷史學家認為是記錄第二次英國錫克戰爭(The Second Anglo-Sikh War)的蘇格蘭外科醫生John McCosh,他以卡羅法(Calotype)拍攝當時的英軍及錫克人。也有人認為戰地攝影始於克里米亞戰爭,畢竟正是Roger Fenton及克里米亞戰爭,才將「戰爭攝影」一詞變得更廣為人知。

Roger Fenton原本是一名畫家,1851年在倫敦參觀《The Great Exhibition》展覽時接觸當時誕生不久的攝影,開始對這們工藝深感興趣,翌年更到基輔及莫斯科拍攝。1853年,他成立至今歷史最悠久的皇家攝影學會(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),並在1854年為英國王室拍攝。當克里米亞戰爭在英國引起公眾注意後,他在英國政府及王室贊助下,乘船前往克里米亞拍攝戰爭。

相比起現在的戰爭攝影,Roger Fenton的照片絲毫不顯得血腥,他拍攝的主要是英國軍官及士兵的肖像(也有為南丁格爾拍照)、軍隊的營地生活,甚少記錄戰鬥過程及戰後場景。這主要局限於當時的攝影技術,Roger Fenton以濕版攝影法進行拍攝,需要長時間曝光才能拍攝一張照片,而且需要即時在四輪車搭建而成的黑房進行顯影,所以只能拍攝靜止的畫面。擺拍的士兵照片英姿煥發,加上濕版攝影法成像細膩典雅的效果,本應血腥的戰場,結果在其鏡頭下被拍成優美的風景畫。當這些照片後來在英國展出時,也有人批評攝影師刻意迴避拍攝死亡,選擇不描繪戰爭的恐怖,也沒有改變人們對戰爭的看法。

其實這麼說也並非完全正確,因為Roger Fenton拍攝克里米亞戰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,是一幅貧瘠山谷的相片,不毛之地的土地上滿佈圓石,仔細觀察才發現是戰爭過後遺留下來的砲彈,頓時令照片產生陰森的死亡氣息。當然,這張照片與二十世紀的戰爭攝影相比,無疑顯得平淡及平靜。然而無可否認的是,Roger Fenton的照片確實開創「戰爭攝影」、「戰地攝影師」的先河,讓後人得以透過攝影去了解歷史及戰爭,尤其在這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中,每天均有大量的戰場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,相比起Roger Fenton拍攝的照片,無疑要血腥、恐怖得多,也更能牽動觀者的情緒。

戰爭照片之外,Roger Fenton也拍攝許多英國著名的教堂、修道院,他在英格蘭、威爾斯及蘇格蘭拍攝的風景照片,令人想起John Constable和William Turner等英國畫家的作品。在攝影剛誕生的年代,它大多數是被視為輔助繪畫追求重現真實的「配角」(法國畫家Gustave Courbet更說利用照相機才能製作極度客觀的圖像) ,而Roger Fenton拍攝的風景照片,則證明攝影在表達及視覺方面,絕對能與繪畫媲美。

Roger Fenton的攝影生涯只有十餘年,1862年,他變賣所有的攝影設備及底片,退出他有份創立的皇家攝影學會,並以大律師的身分重返法律界。在他1869年去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,他的名字已被世人遺忘,幸好後來到藝術史學家重新認識他的開創性作品,Roger Fenton的名字才被寫入攝影史冊。

·歡迎追蹤「顯影」IG(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hotogstory/)及透過Payme( payme.hsbc/photogstory )支持「顯影」繼續攝影寫作及網站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