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「夢露御用攝影師」來形容Eve Arnold(1912.4.21-2012.1.4)或許不太恰當,畢竟拍攝夢露的攝影師不止她一個,而Eve Arnold的成就也遠不止拍攝夢露這麼簡單。但「御用」二字不僅意味著信任,也意味二人之間非一般的感情,這正是她的過人之處,因為Eve Arnold從不刻意地窺看與揭露,而是禮貌地記錄。


老來學藝
說Eve Arnold老來學藝確實有點誇張,相比起同時期的Robert Doisneau、Robert Capa等攝影師,她的攝影啓蒙顯然來得有點晚。1946年,Robert Doisneau已嶄露頭角,Robert Capa更是聲名遠播,34歲的Eve 在男友建議下,才毅然放棄從醫念頭,帶著男友送給自己的ROLLEICORD相機開始攝影事業。當時她正在一間菲林沖晒工廠工作,一有閒暇便背著相機四處拍攝以累積經驗。
1948年,她在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(這裡也孕育另一位著名攝影師Richard Avedon,學校現改名為The New School)跟隨《HARPER’S BAZZAR》雜誌藝術總監Alexey Brodovitch學習攝影技巧,完成六周攝影課程後,她毅然前往黑人聚居地HARLEM區,一連幾個月在教堂、酒吧和飯店等地方拍攝黑人女模特兒。
由於沒有美國雜誌願意出版這些黑人照片,她丈夫唯有將照片寄往英國《Picture Post》雜誌的朋友,雜誌社不僅出版照片,還登上封面。遲來的機會令她獲得一定名氣,也為她加入Magnum Photos 一事助一臂之力。在成為兼職記者六年後,1957年,她正式成為會員,成為圖片社第二位女攝影師(僅次於奧地利攝影師Inge Morath)。之後她也開始為《TIME》和《LIFE》等雜誌工作,拍攝Joan Crawford、Malcolm X、Jacqueline Kennedy等名人及政治家等,當然也包括和她關係密切的夢露(Marilyn Monroe)。


與夢露的友誼
2012年1月4日,Eve Arnold在倫敦去世,享年99歲,這年也是她鏡頭下的女主角夢露逝世50周年,這巧合也令大家再次談起她們之間的友誼。關於二人的關係,或許應該從1951年說起,當時二人均未算成名,有一次舞會上相遇時,Eve Arnold將自己為電影明星Marlene Dietrich拍攝照片的事情告訴夢露,深感興趣的夢露問EVE,既然你拍攝MARLENE的照片這麼出色,那也許你也可以為我拍照。不久後在攝影師Sam Shaw介紹下,二人正式成為朋友。
相識十年多,Eve Arnold曾六次為夢露拍攝照片,其中一次更長達兩個月。夢露早已習慣她的存在,每當有新想法都會告訴EVE,而EVE也像姐姐一樣照顧她,更將她的生活細節及工作場景中記錄下來。 Eve Arnold是夢露最信任的攝影師,在她鏡頭下,夢露展現出最自然的一面,不論在拍戲、化妝室甚至在臥室,她總能捕捉到夢露或開心或憂鬱、毫不掩飾的一面,這是男性攝影師鏡頭下所無法看見的神韻,而她也憑藉這些照片,開始廣為人知。儘管夢露已離世多年,但Eve Arnold和世人一樣並沒有忘記她,在1980年代將夢露照片集結成《Marilyn Monroe: An Appreciation》等書,2005年在倫敦Halcyon Gallery,更展出一批從未曝光的夢露照片。


時代記錄者
夢露離世那年(1962年),Eve Arnold移居英國,並以攝影記者身份遊歷前蘇聯、中國、蒙古、阿富汗、南非和古巴等地,拍攝當地普通人的生存狀態,將鮮為人知的故事記錄下來。1979年,她曾兩度到訪中國進行拍攝,次年她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舉辦中國主題攝影展,並將照片集結成《IN CHINA》一書。
這本影集不但令她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,更獲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Photographers頒發終身成就獎。在隨後年月裡,皇家攝影學會成員(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)、Master Photographer(國際攝影中心評選)這些頭銜也接踵而來,以肯定這位時代記錄者的成就。踏入21世紀後的她較少露面,在距離一百歲還有三個月之際,Eve Arnold終究敵不過歲月,在倫敦護理院病逝,結束傳奇又偉大的一生,僅希望她與夢露在天國再續情誼。

One thought on “夢露御用攝影師 EVE ARNOLD”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