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omas Barbey 超現實風景

超現實主義的攝影手法不算新鮮事,顯影曾介紹過超現實自拍風格的日本少女Izumi Miyazaki(宮崎いず美)、超現實時尚的美國攝影師Rodney Smith,以及以超現實香港為主題的攝影師Tommy Fung,這次介紹的是以風景結合人體或動物進行創作的攝影師Thomas Barbey他的作品猶如一個個夢境,時而令人迷惑不解,時而讓人讚歎不已。

203
205

雪山、泳池、美國自由女神像,Thomas Barbey的作品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,他天馬行空的靈感,正是來自他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經歷。很多人形容的作品創意無限而又技藝精湛,最難得的,這些引人入勝的作品並非用電腦後期合成,而是他利用蒙太奇式的剪輯手法,經過反覆的翻拍、拼貼、印刷等手法創作而成。

他喜歡帶著Mamiya RB 67中片幅相機和Canon AE-1S菲林相機進行拍攝,將在旅行拍攝的黑白影像,用雙重曝光的方法搭配出不同的視覺效果。泳池底下沙灘的腳印、鋼琴鍵上的斑馬、走廊裡的行車天橋……這些被重新賦予生命的照片看似有點突兀,但卻令人眼前一亮——這種略帶神秘感的創意美學,正是為人所津津樂道之處。

原是音樂才子

原名Thomas Beecher  Hooker,1957年他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,及後隨家人移民歐洲,先後在瑞士、意大利等地生活。兒時已對音樂深感興趣,歲時以鼓手身份開始音樂生涯,15歲時已在演唱會上作公開演出。當時年紀輕輕的他還為不少樂隊設計海報,可見其才華橫溢。

101

在瑞士生活十多年,他毅然前往意大利發展音樂事業,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,《Flip Over》及《Looking For Love》等作品均獲得肯定,他還為英國歌手Eddy Huntington寫歌,包括名曲《U.S.S.R》。這段時期他將工作重心漸漸轉向攝影,後來更成為一名時尚攝影師。1994年,37歲的他又毅然結束音樂事業,投身攝影懷抱,與剛完婚的妻子移居洛杉磯後,還根據母親女傭的名字,改名Thomas Barbey,象徵攝影生涯的開端。

經過數年闖蕩,他已在商業攝影領域打響名堂,而多年旅居世界各地的經歷,也為他積累不少靈感。他很喜歡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Rene Magritte、荷蘭藝術家M.C. Escher和英國插畫家Roger Dean等人的作品,於是他嘗試往視覺藝術這方面發展,以攝影蒙太奇(Photomontage)的手法創作超現實主義照片。

Thomas Barbey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