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警察濫暴仍是「潮流」?

「反送中」運動至今快近一年,警方過度使用武力,或者說濫暴,一直被外界質疑,射頭、射眼、射記者、射醫護,對手無寸鐵的示威者及無辜市民亂棍毆打,對被捕者施以酷刑,甚至凌辱女被捕者!警方每次記招的口吻都是警員表現克制、武力適當,實際上從許多新聞片段中可見,不少警察對示威者充滿仇恨,根本是在發洩個人情緒,毫不專業。

或有人說,某些示威者同樣暴力,但試想想,運動至今已拘捕近8,300人,而警方針對示威者的濫暴行為,一直沒有被追究,是一個都沒有,甚至獲得嘉許!這變相等於包庇,難怪他們會變本加厲,早前更有葵涌警署警長涉「自導自演」汽油彈襲擊警署案,意圖嫁禍抗爭者,造成社會輿論,然後再佯裝調查破案。如此結果,與縱容警暴不無關係。

當然,警察濫暴的情況不是香港專美,2010年國際特赦組織(Amnesty International France)法國分部的廣告,就以廣告方式道出暴力的無處不在。作品共有三幅,畫面模仿時裝表演舞台,似乎正在上演一幕幕「流行時尚的畫面」,包括警察毆打示威者的Police brutality is still fashionable、家庭暴力的Domestic violence is still fashionable及強制驅逐時拳打腳踢的Forced expulsions are still fashionable,實際上,這些場面幾乎每日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上演——在所謂的文明社會,這仍是一種「潮流」,許多人仍冷眼旁觀,甚至乎拍手稱快,這才是最可悲的事。

Police brutality is still fashionable
Ignore us. Ignore human rights

沉默就等於幫凶

說到袖手旁觀,不得不提2010年國際特赦組織新西蘭分部的廣告,它言簡意賅指出,沉默就等於幫凶。廣告的標語是「Ignore us. Ignore human rights」,畫面中間的恐怖份子或施暴者,對着無辜的人施暴,而四周的人群卻對選擇背向他們,對暴力視而不見。這輯作品直接而震撼,可謂非常出色,該廣告也在當年的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獲獎。

或許,這些漠視的人有不同的苦衷或壓力,然而當所有人都沉默面對暴力時,反而助長了施暴者的風氣,是助紂為虐。直至有日當自己也成為受害者時,大概才能深深體會那種傷害與無助,悔恨當初的袖手旁觀。

其實廣告的呼籲很簡單,就是拒絕成為沉默的幫凶,不平則鳴,見到暴力固然應該譴責,執法者知法犯法,更是不可原諒,罪加一等。反觀香港的警暴問題,早已成為了日常,沉默就是幫凶,你真的以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?別等警棍打在了你的頭上,才如夢初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