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被喻為光與影的藝術,英國人Bill Brandt(1904-1983)是上世紀其中一個將光影玩得出神入化的攝影師,不但利用強列的光影對比令被攝者從環境中孤立出來,更遊走於真實於虛幻之間,以光影投射感觀。說他是光影魔術師,其實絕不為過。

因病得福
儘管生於漢堡, 但Bill Brandt的一生似乎跟德國沒甚麼淵源,他也不喜歡這地方,更聲稱自己生於倫敦南部。一次世界大戰完結沒多久,他便感染上肺結核,不得不在瑞士的療養院度過青春時光。後來他去奧地利接受治療,在當地慈善家Eugenie Schwarzwald的照料下逐漸痊癒。美國著名詩人龐德(Ezra Pound)參觀慈善家住所時,Brandt為他拍攝照片,出於感激,龐德將他介紹給當時已聲名遠播的美國超現實主義攝影師MAN RAY,於是他前往巴黎成為其攝影助理,開始奠定超現實主義的基礎,這年他25歲,

紀實攝影
學徒歲月雖只短暫數月,但對其攝影之路卻影響深遠,他在MAN RAY身上學習如何表現內在,懂得捕捉心中畫面。在巴黎逗留三年後,他前往英國發展事業,當時他受匈牙利攝影師Brassai在1932年出版的《Pais de Nuit》啟發,開始在倫敦拍攝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及夜間景色,最後結集成《The English at Home》(1936)及《A Night in London》(1938)。這兩本拍攝倫敦生活的攝影集不錯迴響,當1940年當德國空襲倫敦時,英國情報局委託他紀錄大轟炸期間倫敦地下防空洞發生的事情,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紀實攝影作品。

人體攝影
戰後,他不斷嘗試新穎的拍攝手法,在人像及風景攝影範疇尤其出色。有次看過奧遜·威爾斯(Orson Welles)的《Citizen Kane》後,被電影裡的視覺效果所震撼,於是他告別紀實攝影,轉向嘗試比較實驗性的影像,找來一部裝有廣角鏡的舊式柯達箱式相機拍攝女性身體,近攝時的光學畸變及大景深的效果充滿視覺衝擊力,激發他對人體攝影的興趣。

一開始時,他僅在室內拍攝人像,後來他發現在海灘拍攝時,岩石沙礫的粗糙更能襯托出人體肌膚的光滑。為突出這種人體的視覺效果,他甚至通過暗房處理加強這種反差,以犧牲照片的真實和細節,換來畫面誇張的表現力。1961年,他將這些人體照片集結成攝影集《Perspective of Nudes》,一舉奠定他攝影大師的聲譽。他的影響力至今依然不減,在他逝世三十周年之際(2013年),紐約現代藝術藝術館(MoMA)舉辦展覽《Bill Brandt :Shadow and Light》,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攝影師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