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覺系講古佬  Steve McCurry

走過烽火大地、硝煙戰場,拍攝過無數震懾人心的畫面,許多人都把Steve McCurry歸類為紀實攝影師。喜歡人文攝影的他,三十多年前以一幅《阿富汗少女》(Afghan Girl)為世人所認識,不過近年卻履被踢爆作品過度PS,有失紀實攝影之稱。現年70歲的他表示,自己早不是攝影記者,而是一個Visual Storyteller,一名視覺系講古佬。

197912月,前蘇聯出兵入侵阿富汗,導致當地人顛沛流離,許多家庭越過邊界逃往巴基斯坦,在邊界地帶搭起了難民營。修讀戲劇的Steve McCurry,畢業後曾在報館做過兩年攝影記者,1978年正式展開自由攝影生涯,不久就來到了戰事爆發前的阿富汗,憑著過人的勇氣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。戰事爆發之後,他的照片受到國際媒體爭相採用,1980年更獲得象徵冒險精神的Robert Capa Gold Medal

當然,要數他最出名的照片,必然要提及1984年拍攝的《阿富汗少女》,當時Steve在巴基斯坦邊境城市Peshawar的難民營,發現了這位少女,傳神地捕捉了她的形象。少女披著紅色圍巾,海綠色的眼睛直視鏡頭,眼神非常銳利。照片翌年刊登在《國家地理雜誌》,隨即成為阿富汗難民及戰爭局勢的象徵,觸動全球讀者,也成為上世紀其中一幅標誌性作品。

十多年來,少女的身份一直是個謎,她本人從未見過照片,更不知道照片引起了全球關注。McCurry在1990年代曾數次嘗試尋找女孩,可惜均徒勞無功,直至2001年美國瓦解塔利班政權後,《國家地理雜誌》團隊2002年前往當年的難民營尋找照片的女主角。他們向當地難民展示當年的照片,許多當地婦女均誤認自己就是當年的阿富汗少女,最後要出動虹膜識別技術才肯定女孩的真身。

她在1990年代已回到阿富汗,McCurry通過當地人輾轉才找到她,得知她的名字叫Sharbat Gula,是阿富汗Pashtun族人,這時她已經30歲,是三位孩子的媽媽。McCurry再次為她拍照,她手捧著當年雜誌,姿勢相若,樣貌雖有所變化,不過海綠色的眼睛依然動人,難怪McCurry再見到她時,一眼就辨認出是當年的少女。

Steve McCurry踏足過許多戰場及第三世界國家地區,兩伊戰爭、波灣戰爭、南斯拉夫、柬埔寨、菲律賓、葉門、印度、西藏……刻畫了生活在戰火及貧窮下的人們。1986年,他成為Magnum Photos正式會員,三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拍攝不同民族、不同信仰的人的生活。全球化發展下,越來越多城市的景色變得一致,而Steve McCurry的照片,正展現出人類文化的多樣性。

許多人好奇為何他照片的主角總能自然直視鏡頭,其實Steve McCurry每次拍攝都會花上長時間來熟悉環境,慢慢觀察等待,讓拍攝對象忘記自己的相機。他喜歡將被攝者安排屋簷或矮牆下,以稍微俯視的視角去拍攝對象,讓天空成為最自然的光源,造就迷人的眼神光。Steve McCurry的照片往往帶著濃烈的色彩,風格強烈,令人印象深刻。不過他說色彩只是表現故事的一個媒介,最重要的是講一個有意義的故事,名副其實視覺系講古佬。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stevemccurry.com/galleries

One thought on “視覺系講古佬  Steve McCurry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