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光軌(Light Trail)是拍攝夜景的常見手法,利用長時間曝光捕捉汽車光線在畫面上形成的光軌。很多人將光軌攝影視為light painting的一種,其實也不無道理,只是繪畫的對象由人變成在城市中穿梭的汽車罷了。不過說到底,光軌只是一種拍攝手法,重要的始終是畫面所呈現的內容。
最近在金鐘廊Wheelock Gallery展出的「2017 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」得獎作品,就不約而同出現了兩幅在車廂內拍攝的光軌相片,一幅是「香港人和事」組別第三名莊俊傑的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開往時光隧道的紅VAN》,以及「香港未來」組別第一名周子皓的《流光歲月》。

莊俊傑說靈感來自常見的光軌作品以及港人常乘搭的小巴,搭過深宵小巴的乘客都深有體會,司機們時常視速度如無物,開得奇快。本應是提心吊膽的時刻,處變不驚的香港人卻早已習以為常,有人玩手機、有人在睡覺⋯⋯而他正好捕捉下這個奇妙的畫面,畫面中震動的光線,彷彿令人錯覺進入了時光隧道。
至於另一幅作品《流光歲月》也相當貼題。攝影師周子皓參加的是「香港未來」組別,他覺得在港島服務逾百年的電車見證了香港發展,至今仍屹立於此,縱使未來如何變化,他亦希望電車仍能在港島的城市版圖上繼續前進。
大會評審之一的香港生態攝影師蘇毅雄(Samson)說,作品兼顧了美感及故事性,「讓大家從不同角度去認識香港的自然景觀和城市光影,感受香港社會的脈搏和動力。 」
PS:「2017 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」由《國家地理》雜誌與會德豐地產在去年尾合作舉辦, 以「香港地,人和事」為主題,比賽分為香港地、香港人和事、香港未來、手機組共四個組別,吸引來自13個國家地區的3,518件作品參賽。得獎作品正於金鐘廊 Wheelock Gallery(即日至2月26日)及將於尖沙咀海港城‧美術館(2月28至3月11日)展出。
更多得獎作品:







手機組前三名
註:所有圖片由《國家地理》雜誌提供。